SDG14:保育及永續利用海洋與海洋資源,以確保永續發展
(以下內容整理自聯合國官網資訊)
一、SDG14執行進度和資訊
★海洋和漁業繼續支援全球人口的經濟、社會和環境需要,同時遭受不可持續的 耗竭、環境惡化和二氧化碳飽和和酸化。目前保護主要海洋環境和小規模漁民 以及投資於海洋科學的努力尚未滿足保護這一巨大脆弱資源的迫切需要。
★然而,海洋吸收了每年向大氣排放的人為二氧化碳的23%左右,有助於減輕氣 候變化對地球的影響,導致海洋的PH值下降和酸化。一個新的海洋酸化數據 門戶顯示,2015-2019年,PH值和海洋的可變性增加了10%至30%。
★全球漁業資源的可持續性繼續下降,但速度下降,2017年魚類種群在生物可持 續水準上的比例為65.8%,低於1974年的90%,比2015年低0.8個百分點。
★截至2019年12月,保護區覆蓋了2,400多萬平方公里(17%)的受國家管轄水域(距離海岸200海裡),比2010年增加了一倍多。大部分報導集中在大洋洲和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截至2020年2月,《港口國防止、制止和消除非法、未報告和無管制捕撈措施協定》的締約國數目從上一年的58個增加到66個(包括歐洲聯盟),近70%的國家報告在執行方面得分很高。
★可持續海洋捕撈漁業在全球一級的貢獻保持穩定,區域差異很大,是太平洋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最大,2011至2017年平均分別為1.55%和1.15%。
二、SDG14相關重大事實
*海洋覆蓋地球表面的近四分之三,占地球全部水資源的97%,若以體積衡量, 海洋佔據了生物在地球上所能發展空間的99%。
*超過30億人的生計依賴于海洋和沿海的多種生物。
*在全球範圍內,海洋和沿海資源及產業的市場價值估計每年達3萬億美元,占 全球GDP的5%左右。
*目前已知的海洋生物有近20萬種,預計實際的數量則可能要成百上千萬。
*海洋吸收約30%人類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緩衝著全球暖化的影響。
*海洋蘊藏著世界上最大的蛋白質資源,超過30億人口主要靠海洋為他們提供蛋 白質。
*海洋漁業直接或間接雇用2億多人。
*漁業補貼導致許多魚類物種滅絕,也不利於振興全球漁業以及相關工作,使得 海洋漁業生產每年比預期損失500億美元。
*公海網站顯示,自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以來,海水酸度水準已經增加了26%。
*由於污染和富營養化,沿海水域正逐漸惡化。一定要加強通力合作,否則到2050 年沿海富營養化在20%的大型海洋生態系統中將會提高。
三、SDG14目標和指標
目標 | 指標 |
SDG14: 保育及永續利用海洋與海洋資源,以確保永續發展 | 14.1、在西元2025年以前,預防及大幅減少各式各樣的海洋污染,尤其是來自陸上活動的污染,包括海洋廢棄物以及營養污染。 |
14.2、在西元2020年以前,以可永續的方式管理及保護海洋與海岸生態,避免重大的不利影響,作法包括強健他們的災後復原能力,並採取復原動作,以實現健康又具有生產力的海洋。 |
14.3、減少並解決海洋酸化的影響,作法包括改善所有階層的科學合作。 |
14.4、在西元2020年以前,有效監管採收,消除過度漁撈,以及非法的、未報告的、未受監管的(以下簡稱IUU)、或毀滅性魚撈作法,並實施科學管理計畫,在最短的時間內,將魚量恢復到依據它們的生物特性可產生最大永續發展的魚量。 |
14.5、在西元2020年以前,依照國家與國際法規,以及可取得的最佳科學資訊,保護至少10%的海岸與海洋區。 |
14.6、在西元2020年以前,禁止會造成過度魚撈的補助,消除會助長IUU魚撈的補助,禁止引入這類補助,承認對開發中國家與開發度最低國家採取適當且有效的特別與差別待遇應是世界貿易組織漁撈補助協定的一部分。 |
14.7、在西元2030年以前,提高海洋資源永續使用對SIDS與LDCs的經濟好處,作法包括永續管理漁撈業、水產養殖業與觀光業。 |
14.A、提高科學知識,發展研究能力,轉移海洋科技,思考跨政府海洋委員會的海洋科技轉移準則,以改善海洋的健康,促進海洋生物多樣性對開發中國家的發展貢獻,特別是SIDS與LDCs。 |
14.B、提供小規模人工魚撈業者取得海洋資源與進入市場的管道。 |
14.C、確保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下簡稱UNCCLOS)簽約國全面落實國際法,包括現有的區域與國際制度,以保護及永續使用海洋及海洋資源。 |
資料來源: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
其他參考資料來源:聯合國永續發展官網、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官網、聯合國秘書長的報告